企业孵化器对我国中小科技企业的推动作用明显,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,我国现有孵化器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三大问题:
一、地方部门急于创收纳税,对初创企业重视不够,导致孵化器引进企业求大求强。国际上的专家认为,我国一些孵化器管理混乱,很多在孵企业不适合,不应该纳入孵化器。专家认为,一些地区的孵化器规模很大,孵化面积几十万、上百万平方米,但核心孵化能力不强。
二、孵化园的租户无力提供更多的服务。据调查,无论是地方部门主导的孵化园,还是企业投资的孵化园,都是靠“地主经济”维持的,这是一个普遍现象。据统计,我国孵化器的收入结构仍以租金收入为主,占比41%。比如天津一家企业办的孵化器,当地的中小科技企业大多属于电子信息领域。孵化器为企业提供的办公室租金低于周边市场价,每天1.2元/平方米,物业费每月1.2元/平方米,水电费按商业标准收取。很多企业对孵化器完善公共技术平台有实际需求,渴望购买先进的检测设备用于科研开发。但目前常用的手机检测设备都要几十万元,孵化器容量有限,没有补贴。
三、探索新的运行模式需要突破机制障碍。由于投资初创企业的高风险,加上大多数孵化器管理团队缺乏专业的投资眼光和经验,投资血本无归的案例时有发生。一方面,一些孵化器负责资产的保增值;另一方面,他们负责对在孵项目进行跟踪管理,压力很大。
企业孵化器是一个可以节省时间,少走弯路,创造创业者聚集效应,提高创业成功率的机构。企业孵化器的基本特征是:一是有孵化场地,二是有公共设施,三是能提供孵化服务,四是面向特定服务对象——新创办的中小型科技企业。特别是孵化高新技术成果、科技型企业和初创型企业,促进合作交流,帮助创业者更顺利地创业。这种过程中的帮助,不仅会体现在创业初期,还会体现在创业后期。